响应时代号召,争做优秀接班人——玛丽女王工程学院首届“星辰杯”英语演讲比赛圆满落幕!

发表时间:2018-01-19 11:31:35

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,玛丽女王工程学院紧扣十九大主题,以“2035年的我”为题举办了首届“星辰杯”英文演讲比赛。

此次比赛分为初赛、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。在初赛和复赛中,同学们畅想未来,用流利的英语阐述着自己在2035年的工作生活和世界变化。他们中有的成为了材料学领域的专家,有的成为了叱咤全球的国际精英,有的成为国际化的教育工作者……每位选手都结合自己对于十九大学习的心得体会,展望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的密切联系。

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班级海选,通过1月3日的学院复赛,经过重重选拔,最终14名选手晋级决赛。1月10日16:00,在长安校区教学西楼D100报告厅,玛丽女王工程学院首届“星辰杯”英语演讲比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。

由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教师Matthew Potter、Alan Allman、Faith Nightingale、 Agne Kocnevait,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副院长范晓丽、陈俊,外国语学院老师教师谭键、苏小青组成的评委团,根据选手的演讲进行提问,并依据选手们的综合表现进行现场打分。

比赛中参赛选手紧密围绕“2035年的我”的比赛主题,依次登台演讲,尽展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学子自信、大方的风采。通过讲经历述理想、讲实际述情怀、讲原则述修养,表达自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。

辛月鹏同学从十九大精神学习的感悟出发,结合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阐述了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密切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,号召大家注重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,从全球化角度看待世界和中国发展,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,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。他的演讲视野开阔,内容丰富,立意明确,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,最终捧得比赛唯一的特等奖。

史博宁同学展开丰富想象,向同学们描述了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,全国经济与科技水平飞速提高,人民安居乐业,社会大同的美好景象。在那时,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员,他将兢兢业业,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,承担对党和国家的责任。

周泽羽同学回顾自己的孩童时光,把自己从小想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与十九大报告中的“坚定文化自信,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”相结合,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。在2035年,他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。

他们的演讲细致入微、生动有趣,博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,最终双双获得比赛一等奖。

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激烈角逐,经过评委们的细致评判,孙广美、王佳琪、陈娜凭借他们出色的表现获得二等奖,刘新毅、张一馨、贾喻晓、赵欣、李晓瑶、蔺婉然、李卓尔和龙昱衡获得三等奖。

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,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响应,他们设计海报、准备场地、联系评委,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特别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二班的同学,在学院团工委的指导下,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,最终他们捧得全场唯一最佳组织奖奖杯。

所有选手演讲完毕后,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资深教师Matthew Potter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集中点评。他首先祝贺选手们的优异表现,并指出,在此次比赛中,广大同学举止大方、挥洒自如,从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角度畅谈理想和人生,为做好个人发展规划,树立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打下良好基础。

受院长孔杰教授委托,陈俊代表学院对首届 “星辰杯”英语演讲比赛进行了总结发言。他指出,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有效途径,通过此次比赛,将政治理论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密切结合,真真做到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。他鼓励同学们响应时代号召,树立远大理想抱负,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追求极致、追求完美,以坚忍不拔的毅力、以永不放弃的精神,将个人置身于党和国家发展的潮流中,最终实现自我价值,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做贡献。

此次演讲比赛,以演讲为载体,以英文为表达工具,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模式新颖、振奋人心。此次比赛不仅激发了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师生工作、学习的向上热情,更增强了大家对建设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、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进一步坚持了党对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领导,坚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。

上一条:副校长宋保维主持召开国家保密学院工作会议 下一条:继教院网教院召开2018年度教职工大会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