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11月1日下午,医学研究院在图书馆云上书阁举办“文化寻根,精神铸魂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。活动旨在引导学院青年学子追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,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,厚植文化自信,凝聚精神力量。
活动伊始,院研会主席夏泽炎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,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,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。

随后,学院团委书记孙燕萍致辞,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鼓励全体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主动探寻文化根脉、汲取精神养分,在交流互动中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,以青春之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组织生活部负责人冯思蕊主持播放《我们是一家》、《我们在一起》两段新华网精品微视频,以生动鲜活的画面、温暖真挚的故事,全面展现了各民族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,深刻诠释了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的时代内涵,引发在场师生的强烈情感共鸣,进一步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。


在“多彩民族风”民俗展示环节中,来自回族、苗族、朝鲜族的三位同学化身本民族文化“代言人”,依次登台分享民族文化瑰宝。他们分别从传统节日的文化寓意、特色服饰的工艺美学、民族饮食的历史传承及礼仪习俗的精神内涵等方面,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讲解,让在场同学全方位、多角度领略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接着,活动进入“指尖上的传承”传统文化体验环节,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匠心与温度。该环节由非遗竞猜大会、“纸上生花”剪纸活动、奇思妙“拼”小活动、风铃组装DIY等系列民俗活动构成。
非遗竞猜大会率先开展,活动负责人通过播放非遗项目图片、视频等形式出题,同学们踊跃举手、积极抢答,在5秒限时答题的紧张氛围中,充分调动大家的文化知识储备。答题结束后,主持人对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简要介绍,向大家普及非遗文化知识,助力同学们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。活动最终依据得分高低评选出一、二、三等奖,以激励同学们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。

“纸上生花”剪纸活动现场,同学们手持剪刀专注创作,按照现场提供的教程步骤,将一张张普通纸张精心裁剪成形态各异的精美作品,在指尖的灵动操作中,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对称之美与文化寓意,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焕发新生。

奇思妙“拼”小活动则以小组协作形式展开,四组同学分工合作、齐心协力,在相互配合中加快拼接进度,最快完成拼图的小组获得专属礼品奖励,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,更让大家在欢乐互动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。

风铃组装DIY活动中,五个小组的同学巧手制作,在清脆的叮当声中感受动手的乐趣,现场气氛温馨热烈。

活动尾声,全体参与人员齐聚云上书阁,共同拍摄集体合影,定格下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珍贵瞬间,为本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画上圆满句号。

此次文化寻根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医学研究院学子们搭建了一个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了解各民族特色民俗的优质平台,更有力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,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中传承弘扬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(文字:何成峙、吴娟;图片:何成峙;审核:于兆良)




医学研究院
西北工业大学